江苏省质量技监局2007年一季度进行了食品质量专项抽查发现,小麦粉的合格率较低。此次共抽查了小麦粉241批次,合格90批次,合格率仅为37.3%。专家分析,不合格小麦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水分超标。抽查中有103种产品水分超标,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68.2%。
造成水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润麦时水分控制不当或者是产品后期的贮藏条件达不到要求。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次抽查中,有7种产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由于过氧化苯甲酰能够破坏食品中的维生素,其还原产物苯甲酸摄入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长期食用添加过量过氧化苯甲酰的小麦粉对人体肝脏造成损害。
不按标准规定标注产品标签。本次抽查产品中有67种产品的标签不合格,占不合格批次总数的44.4%。其中,有42种产品包装上未标注使用过氧化苯甲酰,56种产品未标注产品保质期,50种产品未标注生产日期,5种产品包装上未标注产品标准号。苯甲酰指标不合格。
抽查中共有8种产品的该项指标不合格。灰分超标。灰分是判断小麦粉加工精度的高低和产品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灰分超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制粉的过程中由于筛网破损使成品面粉中含有麩片,或是筛理的效率不高。面筋质量不合格。抽查中有5种产品的该项指标不合格。面筋的含量和性质是评定小麦粉品质优劣和经济价值高低的重要依据,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符合加工要求的劣质小麦或陈小麦。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