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社区食堂不完全扫描
2009/3/2 9:22:19

对于社区食堂这个“新玩意”,本报的读者调查七成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既然市场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且采荷早餐广场也证明了社区食堂的生命力,那为何“社区食堂”在杭城却不见大动静呢?

对此,记者走访了杭城多个社区,尽管形式不一,命运不同,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是杭城社区食堂的最早“试水者”。

和采荷一样,大多数社区食堂最初都是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起步的。经过多年的摸索,它们中有的已经亏损关门,有的还在艰难地维持着单纯的老年生意,有的已经开始转型……不同的经营模式下,面对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尴尬现状,杭州的社 区食堂又该何去何从?

南肖埠社区:作为失业人员创业基地扶持

打算:“还要继续做大”

“这几天我们刚好关门。”昨天,记者在南肖埠扑了个空。原来,趁着庭院改善,社区正在给社区食堂进行装修,面积也将从20平方米扩大到70平方米。

2002年8月,南肖埠在新的老年活动室开始了第一次社区食堂的尝试,对象是做饭不方便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租金600元一个月,社区纯粹从公益性考虑,把这里作为失业人员的创业基地来扶持,没想赚钱。”南肖埠社区党委书记王雅英告诉记者,当初,考虑到失业人员创业起步相对困难,食堂在下岗工人中进行招投标,食堂的设施由社区出资,卫生、工商等证照也由社区干部代办。

失业人员王玉英就是在这个时候当上“老板娘”的。试了几个月,王玉英发现许多双职工家庭没时间做饭烧菜,就开辟了饭菜代加工、配送等业务。没想到一推出就得到居民欢迎,连周边几个社区的居民也慕名光顾,小小的社区食堂现在平均每天的服务对象就有80多户。

“炒菜的价格比外面便宜3成左右,如果是孤寡老人、残疾人,我们是免费加工的。”王玉英说,虽然是小本生意,但成本不高,加上社区还将一部分政府的社区服务业奖励作为补贴投入进来,食堂还是能有所盈利的。现在,她还雇了几个人帮忙打理。

装修结束之后,社区计划推出“社区卡”,只要凭卡就能在社区食堂打折,还能享受到每个月的特价菜。王雅英说:“我们也鼓励她做大,将便利惠及到社区更多的居民。”

戒坛寺巷社区:靠政府支持艰难维生

打算:“我们希望能保本”

相比于南肖埠的社区食堂,“女儿家”就来得单纯许多。

“女儿家”,在狮虎桥路上,占地40余平方米。中午11时,飘起一股饭菜香,戒坛寺巷社区老人食堂的开饭时间到了。从2007年12月8日开张以来,这里只向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午餐服务。

门墙上挂着当日的菜单和价格,荤菜3元/份,素菜1元/份,米饭0.5元/份。按照老人食堂的规定,困难老人凭证件可打9.5折,这么算算,一顿午饭只要4元左右。

“我们这里生意是很好的,每天中午来这里吃饭的大约有100多人。”负责人周慧敏说,因为价格便宜,一些还不够年龄的老人也想来吃,一般“女儿家”也会提供。

尽管是对外营业,但“女儿家”还是街道社区一手包的。这种经营方式下,老人食堂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由社区安排担任,老人食堂的房子和前期投入都由社区负责,社区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员工报酬,盈利也归社区统一管理。

“其实我们是没有盈利的,只能尽量保本。” 周慧敏告诉记者,由社区统一管理,可以很好地控制食堂质量,能随时根据老人要求调整服务。尽管口碑不错,生意也很好,但周慧敏说,就目前的状况,如果没有政府支持,老年食堂还是很难生存下去。

王马社区:依托辖区餐饮机构

打算:“没有办法的办法”

“请问,你们这里老人还能搭伙吗?”“可以的。”记者一个电话打到了“邀月楼”,得到了服务员肯定的回答。从2005年开始,这里就成了王马社区老人的编外食堂。

王马社区老人多。有人看到别的地方有建“老年食堂”的,挺羡慕,也向社区建议办一个。但社区一时还真找不出像样的场地来办这个老年食堂。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并非只有“老年食堂”一条道,能不能另辟蹊径?

社区一番考察后,找到了口碑较好的辖区单位——新华路小饭馆“邀月楼”的老板娘,与她商量老人搭伙的问题。条件是 必须物美价廉:价格一个月中餐、晚餐四五百元;花色品种要经常换换,并适合老年人的口味;遇上行动不方便的,要送饭菜上门。“邀月楼”全都应承了下来。而且有老人要上儿女家住一段时日了,或者外出旅游了,搭伙的进退机制也很灵活。

“具体有多少人不好统计,有时候多一些,有时候少一些,一般20个左右。现在也不一定是老人,什么人都有。”王马社区书记汪丽君说,社区出面搭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重要的是餐馆的质量和服务一定要把好关,但对于没有相应配套用房的社区来说,这毕竟也是一条路子。

读者建议:引入商家开出社区店

做大学生创业项目

社区食堂如何能满足多种层次市民的需要,又能在“断奶”后持续地生存下去?在本报的读者调查问卷中,许多读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社区食堂应是公益性质,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减免税收。”读者李女士觉得,政府应该出台规定扶持社区食堂,每个社区在规划的时候就应该留足配套的用房。

“现在许多社区食堂,都是针对老年人的,虽然价格低,但口味不太适合我们年轻人。”家住滨江的徐剑锋觉得,现在杭州像“速堡”这样的中式快餐连锁店越来越多,如果滨江、城西等这些居民结构较为年轻的社区能出面引进,也是不错的选择。“环境好一点,价格稍微高一点也不要紧。”徐剑锋说。

读者钟先生则建议,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和大学可以合作搞一个相关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把食堂做成统一品牌,把这个项目做成半公益性或纯公益性的,这样也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