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百姓饮食安全 积极探索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
2011/1/6 21:17:41 来源:中国医药报
自从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以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探索如何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科学统筹起来,如何将法律法规与当地监管实际有效融合起来。

  2010年底,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山西省太原市曙光药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闫泽君、四川省成都市青铜时代有限公司经理薛雯鸥、新华社记者李远、北京市朝阳区七棵树艺术区福华肥牛经理席大明,通过他们的视角,共同回顾本报2010年餐饮食品安全相关报道,对2011年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寄予期望。

  不合格一次性筷子仍在被叫卖

  2010年3月18日和6月17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严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和商务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餐饮与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后,一次性筷子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报记者联合《南方都市报》记者于2010年7月对我国的一次性筷子市场进行了调查,并在2010年8月26日《中国医药报》A3版刊发了题为《一次性筷子市场乱象让消费者受伤》的调查性报道。该新闻一经见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各大新闻网站均对该调查进行了转载。

  4个月过去了,百度贴吧里是否还有大量收购发霉筷子,提供工业硫磺熏制筷子的信息?2011年1月3日,记者再次登录百度网,在贴吧的搜索栏内输入"一次性筷子",马上便弹出上千条关于一次性筷子的帖子,其中直接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收霉筷子,电话138×××××090,提供双氧水泡筷子技术......

  在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下,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下,仍有不法企业和个人在顶风销售或收购一次性问题筷子,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令人深思。

  北京市朝阳区七棵树艺术区福华肥牛经理席大明说:"其实我们餐饮业经营者非常关注一次性筷子(餐盒、塑料纸杯)的进货渠道和质量,有时候我们也在反问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鉴别一次性筷子的质量?社会上有很多一次性筷子生产经营企业为了牟取暴利,不惜把假冒伪劣甚至发霉的一次性筷子卖给餐饮经营者,然后餐饮经营者再将这些筷子提供给消费者使用,其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席大明表示,从2011年元旦开始,福华肥牛在每张餐桌下都放一张印有"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粉红色A4纸,希望前来用餐的食客能够把食品安全当作大事来看,并建议消费者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 

  新华社记者李远表示,为了破解一次性筷子的难题,在短短半年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商务部相继下发通知,这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一次性筷子问题的关注。"2011年,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思考该如何监管好、疏导好、引导好一次性筷子生产、加工、使用、回收各环节,共同破解一次性筷子难题。"李远说。

  让学生在校吃得放心仍有功课要做

  "别小看了这几元钱一餐的饭食,学校食堂就餐人员集中、涉及面广,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就会是群体性的,影响到成百上千的家庭。"山西省太原市曙光药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闫泽君说。 

  2010年9月2日,《中国医药报》以《新学年 学校餐饮安全再聚焦》为题,报道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科技学院的13名大学生相继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引导社会共同关注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餐饮食品安全。该报道引起四川省成都市青铜时代有限公司经理薛雯鸥的共鸣,她告诉记者,她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回忆起大学3年的住校生活,令她感慨万千:"我每天从图书馆出来时学校食堂已经关门,所以我只能在学校周边的小餐馆用餐。几年下来,我把学校周边的餐馆吃了个遍,结果发现这些餐馆的卫生条件都很差,虽然餐馆的吧台上方悬挂着《餐饮服务许可证》,但是其餐饮食品卫生状况非常糟糕。有一次我还在盖浇饭里吃出两只蟑螂。"薛雯鸥认为,新年新气象,现在快放寒假了,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借此机会,对学校食堂进行整顿,并制定寒假过后新学期的供餐计划,不断改变其供餐结构,吸引学生选择在学校食堂用餐。与此同时,校方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最终提高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在学校食堂用餐安全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包括午餐的制作流程、孩子的用餐流程,以及配餐公司的资质、营养摄入情况,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能够具体、及时地了解这些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曙光药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闫泽君,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加强相互沟通,这样有助于家长了解和配合学校工作。

  餐厨废弃物合理利用仍不给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东西,被浙江省桐乡市东江公司变废为宝,该公司每天回收大量来自浙江省桐乡市、嘉兴市、杭州市乃至外省市的地沟油,并用其生产占全国生产量50%的生物柴油。

  薛雯鸥坦言,我看到《中国医药报》题为《他们为何能不让地沟油回流餐桌——桐乡市做好疏堵文章创新地沟油管理方式纪实》的报道后想,对于"地沟油",老百姓多半只能选择无知无畏和有意淡忘,因为即便社会上存在"地沟油",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涛声依旧",客仍要照请,饭仍需照吃,他们不可能深入到餐馆的厨房禁地,去制止那些不光彩的交易。而桐乡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好对"地沟油"的疏堵文章,不断创新对"地沟油"的管理方式,确保当地百姓饮食安全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社会在进步,并非现在的食品安全事件就真的比以前多,而是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于食品安全的检验手段和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较高的提升;新闻媒体有了更多话语空间,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都能够见诸报端并让世人知晓;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席大明说:"我们绝不像'南京火锅'事件那样,用食品添加剂'勾兑'火锅,使火锅变成'化学锅'。经商也要有道德,做这种缺德的事情,会让我们经营者内心不安。"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政府有关部门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总结国内部分城市(例如桐乡市)探索出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从源头出发,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也就是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既要管住个别小作坊非法制售'地沟油'的行为,也要创造条件,使餐厨废弃物得以合理利用,从而斩断'地沟油'的利益链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地沟油'问题。"李远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