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店“进军”餐饮业 学校食堂“败下阵来”
2011/2/24 17:23:41 来源:南湖晚报

新的学期开始了。昨天上午11点15分,位于南湖区凤桥镇新篁集镇的嘉兴市新篁小学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了,随着学校下课铃声的响起,一大群孩子跑出校门,拥进离学校只有几步远的一家小食堂,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已准备妥当,孩子们一坐下就端起碗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

旧课桌前坐满了孩子

新篁小学成立于1984年,是一座典型的农村学校,500多名在校生中,除少量新居民孩子外,其余都是附近村落里的孩子。学校地理位置偏僻,通往外界的道路也很狭窄。

学校大门北面,坐西向东有两三间店面,这家不起眼的小食堂就开在第一间店面里,门口摆着小百货,看得出来,这家店面是经过改造的,向里面扩建了一大块,大约有40平方米。

小食堂的负责人姓刘,五十开外的年纪,店里忙活着的还有两位大妈,一位是老刘的妻子,另一位是请来的帮工。记者看到,小食堂里陈设很简单,10多张老式旧课桌摆在那里就成了餐桌,虽然看上去很陈旧,但很干净,没有油腻。每张课桌周围有4只小凳子,4个孩子为一桌,每个座位前放着2只小碗,分别用来盛菜和盛饭,中间有个大碗,用来盛汤,供大家一起喝。

上午11点不到,两位大妈就忙活起来,她们给所有小碗盛上米饭和菜肴,再给大碗盛上汤,空气中充满了饭菜香。“天气毕竟还冷,饭不能一下子盛得太多,容易冷掉。”这天的菜是肉饺贡丸煮白菜,还有一大锅番茄蛋花汤,色彩鲜艳,撩人食欲。“这些肉饺是我们自己做的,新鲜,味道很好的!”一位大妈说。

这个小食堂,看上去更像一所幼儿园的餐厅。上午11点20分许,所有的餐桌旁都坐满了孩子,他们已经忙不迭地吃开了,不到15分钟就吃完走人了。

小食堂饭菜受人喜爱

“办小食堂也就这一两年的事。”两位大妈在硕大的电饭煲前帮孩子们添饭,记者与老刘聊了起来。

“中午有多少孩子来吃饭啊?”

“四五十个吧!有时多一点,有时少一点,不一定的。”

“这样一顿午餐孩子们要花多少钱?”

“4元。学校也有食堂,大概每餐3.8元。”

“学校对你这个就开在眼皮子底下的小食堂有没有意见?”

“应该还好吧,反正我这里就几十个孩子,学生全部涌过来,这里也容纳不下啊!”

说起办小食堂的初衷,老刘说:“孩子们解决中饭问题原先有3个途径,绝大多数在学校食堂吃,一部分到附近的小店买方便面、饼干等来吃,还有一部分就是家长送饭到学校。我这里原来是杂货店,现在还开着。”老刘指指门口柜台上的饼干、饮料,“后来有些每天来送饭的家长觉得很麻烦,孩子又愿意在学校吃,有意无意间向我提出能不能办个小饮食店,他们的孩子可以长期搭伙。‘反正你们老两口看看店也比较清闲’,讲的次数多了,我也动了这个念头,想不到后来过来吃中饭的孩子越来越多。”

听着小食堂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妈在每张餐桌的角上都放了一张空白的便笺。“这张纸是派什么用场的?”老刘笑着说:“孩子们吃完饭,可以把第二天想吃的菜写下来,我们配菜时可以参考一下!”

说话间,不少吃饭动作快的孩子已走出小食堂朝校门口走去。“你怎么和孩子们结账呢?”记者问。“很方便的,基本上每个学期开学前,有意到我这里吃中饭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会和我说好,一个学期到了,家长会来缴纳费用的。”

学校周围摊档普遍红火

新篁小学门口的保安对记者说,学校门口的这家小食堂,证照虽齐全,但校方出于饮食安全考虑,还是建议学生尽量在学校食堂吃中饭,不过因为只是建议不是强制,这家小食堂每天都会分流走一部分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禾城一些学校周边的饮食摊档都比较热闹。越秀路上,嘉兴学院对面,拉面、烧烤、日本寿司等饮食店和临时摊位,每天早餐和晚餐时,都吸引了很多学生来解馋;斜西街、吉水路的面店和馄饨店,中午时分都有不少穿着校服的学生光顾;嘉兴高中园区与中环南路相隔的铁栅栏边,时常会有一些饮食摊档停留,摊主与学生隔着栅栏交易;一些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们的家长担心学校伙食满足不了孩子的胃口,宁愿“自找麻烦”接孩子回家用餐。

是学校的伙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还是学生们太挑食?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