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药品的色彩、形状以及甜味的糖衣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因此,为避免儿童药物中毒,家长更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近日,湖南省耒阳市的一幼儿园发生幼儿误食药物中毒事件,4名中班的幼儿误食镇定类药物中毒。这4名幼儿在当日被送往衡阳市医院抢救,均脱离生命危险。
据当地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幼儿误食的药物是一名幼儿从家里带到学校的,是其妈妈要服用的镇定药。他表示,“药物可能像糖粒,小朋友认为是糖,便带到学校,并与其他三名同学一起分享吃了。”
幼儿误食药物后出现了中毒症状后,幼儿被迅速送往耒阳当地医院,经过化验确认为药物中毒后,幼儿又被送往衡阳市某医院抢救。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向当地所有幼儿园通知,要求幼儿园注意幼儿从家中带来的食物及物品,确保幼儿安全。
【提个醒】
鉴于误服药物危害之大,为了防患于未然,有小孩的家庭,应该妥善保管好家里的药品,避免儿童误食药物。
分门别类防拿错。不要把药品和其他物品(尤其是食品)混放在一起。成人药与儿童药要分开,外用药与口服药要分开,以免错拿造成误服。如果家中有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建议也要与其他药品分开放置。
把药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药品应放置在高处,也就是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上了锁的柜子也是一个选择。切勿将药品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儿童容易拿到的抽屉里。
每次用完药都得收好。切勿把它们遗留在饭桌或茶几上,有时你会因为几分钟的疏忽,便让孩子“有机可乘”。 锁好药瓶安全盖。很多药瓶都有安全帽,养成拧紧药瓶的习惯,能减少孩子拿到药片的机会。
提醒客人收好药瓶。如果来家里做客的朋友或亲属带着药品,最好把他们的提包或箱包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存放有药品的袋子或大衣也要远离孩子。
告诉孩子为什么吃药。告诉你的孩子药品是什么。平时,不要为了让他们服药而哄骗说药品是糖果或吃起来像糖果。
应保存药品完整的外包装。保留产品说明书、保质期等标签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防止误食变质药品,也可以提醒该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误服之后】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真的误服了药物,一定切莫惊慌失措,也不要指责打骂孩子,否则会拖延时间。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牢记四个处理原则: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误服一般性药物,剂量较少
如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
误服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药物,且剂量较大。
如误服避孕药、安眠药等,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家长就必须迅速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让孩子喝几杯牛奶和3~5枚生鸡蛋清,以养胃解毒。
误服了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等外用药品
应立即让小孩尽量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沉淀及解毒作用。
误服了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误服腐蚀性较强药物
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可引起胃穿孔,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要由有医疗常识的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误服来苏儿或石碳酸
不宜采用催吐法。可以让孩子喝大量鸡蛋清、牛奶、稠米汤、豆浆或植物油等,上述食物可附着在食管和胃黏膜上,从而减轻消毒药水对人体的伤害。
误服碘酒
则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误服药物不明
可用馒头烧成炭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解毒作用。
特别提醒:以上急救方式供参考,孩子误服药物之后,需及时寻医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