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全市建成38处社区食堂,日均服务3700余人次
2019/12/27 9:18:04 来源:大众日报

12月26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9,高质量发展这一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烟台市民政局负责人通报了烟台市社区食堂的建设情况。目前,全市共建成运营市民社区食堂38处,日均服务3700余人次,其中老年人1020余人次,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家门口”的食堂。


为全力推进社区食堂建设,食堂经营所需的水电暖气执行居民价格。莱山区对正式挂牌运营、验收合格的给予每处10万元的一次性创建补贴,并根据日均服务老年人数量给每年分别给予4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的运营补贴。对运营满一年以上符合条件再每年每处给予10万元奖励补贴。牟平区按建筑面积1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每年再分别给予4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的运营补助。


在建设之初,烟台市就明确社区食堂是具有公益属性的餐饮服务项目,将社区内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群众和残疾人以及70 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社区食堂价格优惠范围,并对社区内有送餐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发动志愿者、义工队伍、企业为其提供免费送餐服务。社区食堂处处彰显了为民服务情怀,广大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
为高质量建设社区食堂,烟台市拟定了食堂建设的三个硬标准:选址上需选在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相对集中、无污染、无危害的安全区域内,尽量选取一层或低层,并配置无障碍设施;用房建筑面积至少在150平方米以上;实行统一外观、名称、标识、编号“四统一”,并配备必要的膳食加工、餐饮设备、水电气暖等设施设备。


社区食堂突出“敬老爱老、便民利民、共建共享”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服务,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设计制作适合老年人消费习惯的少盐、少油、少糖、松软的营养配餐。企业让利仅收取老人成本价,早中晚分别按照5元、8元、8元进行收取,同时兼顾社会公众,通过社会利润补充,促进食堂可持续运营。
打造党建活动平台。挖掘社区食堂功能,将社区食堂与党建活动、社区慈善工作有效结合,在社区食堂设立党建文化教育专区,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意见簿”,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社区食堂也成为一个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平台。


今年,芝罘区翡翠社区在很多节日中,联合社区食堂开展了老党员慰问和特色党建活动,七夕节在食堂开展了社区青少年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做巧果,走访慰问老党员等活动,使社区特色党建活动多姿多彩,极大的丰富了社区居民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打造社区邻里互助平台。社区食堂不仅是居民用餐的场所,还设置了图书角,在非用餐时间内,也是很多老人们聊天谈心、下棋娱乐的重要场所。如莱山区迟家社区食堂,社区老人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聚集在一起,读书看报、拉拉家常,其乐融融。
打造就业再就业平台。在居民自愿和符合有关标准的前提下,社区食堂优先聘用本社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从事服务工作。如,芝罘区4个已运营食堂共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聘用本社区居民11人,占总从业人数的27.5%,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就业再就业困难,减轻了从业人员家庭经济压力。

阅读